白破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发热、疲倦、食欲减退以及过敏反应等。大多数症状较轻微且可自行缓解,但需密切观察。
1、局部疼痛、红肿、硬结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炎症反应,表现为疼痛、发红或硬结。这通常与疫苗成分刺激局部组织,引发免疫细胞聚集有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肿胀,避免揉搓或热敷。
2、发热
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低热(37.5℃~38.5℃),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这是机体免疫系统激活的正常反应,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3、疲倦、食欲减退
疫苗引起的全身性免疫反应可能导致乏力、困倦或短暂食欲下降。建议接种后保持充足休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消失。
4、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发生皮疹、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表现,多与疫苗中的辅料成分相关。此类反应通常出现在接种后30分钟内,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回家后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高热(大于等于39℃)、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异常反应,或局部红肿范围超过5厘米且3日内未消退,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数可控,不必因此拒绝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