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腺癌是腺癌的一种侵袭性亚型,通常指癌细胞突破腺体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并可能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常见于肺、胃、乳腺等部位。
1、疾病特征
浸润性腺癌的癌细胞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可侵犯周围血管、淋巴管或神经。例如肺浸润性腺癌可能破坏肺泡结构并形成实性肿块,胃部病灶则可能穿透黏膜下层进入肌层。这类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快,部分病例早期即可出现淋巴结转移。
2、诊断与检查
临床常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确诊需依赖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检测可辅助判断肿瘤来源,例如TTF-1阳性提示肺源性,而HER2检测对乳腺癌分型有重要意义。基因检测如EGFR突变分析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3、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是早期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肺叶切除、胃大部切除等术式。中晚期患者需结合化疗(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放疗等综合治疗。近年来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奥希替尼)和免疫治疗(PD-1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预后。
该病的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建议确诊后及时到肿瘤专科就诊,接受多学科团队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