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可能引起胆囊功能异常、诱发胆囊炎、增加癌变风险等危害,具体与息肉性质及大小有关。大多数胆囊息肉为良性,但部分可能逐渐增大或发生恶变。
1、胆囊功能异常
胆囊息肉生长可能影响胆囊收缩功能,导致胆汁储存和排泄异常。患者可能出现餐后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更明显。
2、诱发胆囊炎
较大的息肉可能堵塞胆囊管或反复摩擦胆囊壁,造成胆汁淤积或黏膜损伤。这种情况下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3、癌变风险
腺瘤性息肉或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存在恶变倾向。这类息肉可能逐步发展为胆囊癌,尤其是合并胆囊结石、息肉快速增大或基底宽大的情况,癌变概率可达3-10%。
若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单发宽基底、合并胆囊壁增厚或短期内快速增大,建议尽早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日常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每6-12个月监测息肉变化,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出现持续性腹痛或黄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