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儿童大便后出血是什么原因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大便后出血可能与肛裂、直肠息肉、肠道感染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该症状通常由生理性因素或疾病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1、肛裂

儿童排便后出血常见于肛裂,多因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导致肛门皮肤撕裂。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伴有排便疼痛、哭闹等症状。日常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使用开塞露缓解便秘,局部可外涂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

2、直肠息肉

儿童直肠息肉多为幼年性息肉,排便时息肉受粪便摩擦可能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通常为无痛性便血。确诊后可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便血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3、肠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感染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可引起黏液脓血便,可能伴随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病毒感染常用利巴韦林颗粒,同时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若患儿反复出现便血或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到小儿消化科就诊。注意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培养定时排便习惯,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减少刺激。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