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类型主要包括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手部湿疹、钱币状湿疹以及自体敏感性湿疹等,不同类型在临床表现和病程上存在差异。
1、急性湿疹
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有渗出和糜烂,多伴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部、四肢等部位,病程较短,易反复发作。
2、亚急性湿疹
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皮损以结痂、鳞屑为主,渗出减少,瘙痒程度较急性期有所缓解。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
长期反复发作导致皮肤增厚、粗糙,出现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常见于手足、肘窝等摩擦部位,瘙痒持续存在,夜间可能加重。
4、手部湿疹
特发于手部皮肤,表现为干燥、脱屑、皲裂或水疱,与接触刺激物、过敏原有关。常见于家庭主妇、医护人员等职业人群。
5、钱币状湿疹
皮损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直径约1-3厘米,表面有渗出或结痂。好发于四肢伸侧,冬季易加重,可能与皮肤干燥有关。
6、自体敏感性湿疹
由于患者对自身组织代谢产物过敏,导致原有湿疹病灶周围出现播散性丘疹、水疱,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湿疹的具体类型需通过皮肤科医生的临床检查和病史询问进行鉴别。患者日常应避免搔抓、热水烫洗,减少接触洗涤剂等刺激物,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保湿剂或外用药物控制病情。若皮损面积扩大或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