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便秘导致大便干燥,排便时可能划伤肛管皮肤引发疼痛,通常伴有少量鲜红色血迹。久坐或长时间骑跨动作可能压迫肛门周围组织,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酸胀疼痛感。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肛门清洁等方式缓解。
2、肛裂
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排便时撕裂样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常伴有便血、肛门瘙痒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配合高锰酸钾坐浴缓解症状,必要时需手术修补。
3、痔疮
内痔脱出嵌顿或血栓性外痔发作时,肛门出现持续性胀痛或灼痛,伴有肛门异物感和便血。急性期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膏等药物外敷,配合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循环。反复发作的严重痔疮需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4、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引发的化脓性疾病,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确诊后需及时切开引流,术后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发展为肛瘘。
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大量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肛门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