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可能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腰肌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腰部过度负重,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出现慢性损伤。患者会出现腰部酸痛、胀痛,按压时疼痛加重。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需避免久坐久站。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常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氯唑沙宗片等药物减轻炎症和肌肉痉挛,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3、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可引起腰部钝痛或绞痛,可能伴随血尿、发热等症状。肾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扩张输尿管,吲哚美辛栓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女性还需排查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此类疾病可能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若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需警惕脊髓损伤等严重情况。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出现腰痛时,应避免自行服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明确的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腰部保暖,避免提重物,睡硬板床有助于减轻腰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