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焦虑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焦虑失眠可能与精神压力、生活习惯、心理疾病、躯体疾病以及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若长期存在此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诱因,并遵医嘱处理。

1、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人际关系紧张或学业负担过重等状态下,容易导致神经持续紧绷。这种状态会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进而影响入睡时间和睡眠深度。患者常伴有心慌、多梦或早醒等现象,部分人可能出现日间疲劳、注意力下降。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或佐匹克隆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生活习惯不佳

夜间频繁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或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干扰褪黑素正常分泌。此外作息紊乱如熬夜、白天补觉等行为,可能打乱生物钟节律。这类情况需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起床和就寝习惯,同时避免睡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

3、心理疾病

焦虑症患者常对未发生事件产生过度担忧,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抑郁症患者可能伴随早醒、情绪低落等症状。此类情况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或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物进行干预。

4、躯体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悸伴失眠。慢性疼痛性疾病如关节炎、偏头痛等,可能因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质量。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病情。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引发神经兴奋性增高,部分哮喘患者使用的氨茶碱也可能干扰睡眠。某些减肥药或含咖啡因成分的药物同样可能产生类似作用。若怀疑药物导致失眠,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应注意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温度在20-24℃为宜。建议进行正念冥想或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睡前可饮用温热牛奶帮助放松。若自我调节效果不佳或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至精神心理科或睡眠专科就诊,完善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