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疮病即湿疹,其病因可能与内在体质因素、外界环境刺激以及感染等多种原因有关。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具体诱因。
1、内在体质因素
湿疹患者常存在遗传易感性,如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的人群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伴有免疫功能异常,体内Th2细胞因子过度表达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促使炎症反应发生。皮肤角质层结构蛋白如丝聚蛋白合成减少,会使皮肤保水能力下降,更易受外界刺激。
2、外界环境刺激
接触动物毛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诱发变态反应。气候变化尤其是干燥寒冷季节,皮脂分泌减少会加剧皮肤干燥脱屑。部分患者对镍、铬等金属或染发剂、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复刺激可导致皮肤苔藓样变。
3、感染因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产生的超抗原可激活T淋巴细胞,加重皮肤炎症反应。马拉色菌感染与头面部脂溢性湿疹密切相关,该真菌代谢产物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释放促炎因子。病毒感染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湿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搔抓皮肤,沐浴时水温控制在37℃左右,选择无皂基清洁剂。日常需规律使用医用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贴身衣物建议选用纯棉材质。若出现渗出、糜烂等急性期表现,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细菌培养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炎、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