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有效预防晕车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预防晕车可通过药物干预、行为调节、饮食管理、物理辅助及心理调整等方式综合进行。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日常加强前庭功能锻炼也有助于降低晕车发生概率。

1、药物预防

乘车前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晕车药如茶苯海明片,或M受体阻断剂如东莨菪碱贴片。儿童可选用苯海拉明栓剂,需注意用药时间窗,口服药物通常需在乘车前0.5-1小时服用。药物干预能有效阻断前庭神经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传导。

2、行为调节

选择车辆前进方向座位并靠窗就坐,保持头部固定减少晃动。途中避免阅读、玩手机等需要聚焦的视觉活动,可通过注视远方地平线保持视觉与前庭觉协调。空调出风口不宜直吹面部,适度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3、饮食管理

乘车前2小时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可适量饮用含姜茶、柠檬水等饮品,避免摄入高脂、高蛋白及产气食物。薄荷糖、话梅等酸性食物有助于缓解恶心感。

4、物理干预

佩戴电子防晕车腕带通过穴位电刺激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按压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上2寸)或贴敷生姜片于肚脐处。使用颈部冷敷贴降低局部温度可减缓前庭系统兴奋性。

5、心理调节

通过系统脱敏训练逐步增加乘车时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前庭适应性训练。乘车时可听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保持平稳呼吸节奏(吸气4秒、呼气6秒),避免焦虑情绪加重症状。

建议易感人群在长途出行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日常可进行前庭功能锻炼,如旋转椅训练、平衡木练习等。若频繁发生严重晕车反应,需及时就医排除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器质性疾病。乘车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