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初步判断需结合小孩症状表现、腹部体征及就医检查综合评估。若孩子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或停止排便排气等表现,需警惕肠梗阻可能,建议及时就医。
1、阵发性腹痛
肠梗阻患儿常因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而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疼痛发作时孩子可能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缓解期症状可能暂时减轻,但会反复发作。腹痛部位多与梗阻位置相关,如高位梗阻痛感多在上腹部,低位梗阻则可能在下腹或全腹。
2、呕吐频繁
早期呕吐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高位肠梗阻可出现黄绿色胆汁样呕吐物,低位肠梗阻晚期可能呕出粪渣样物质。呕吐频率和内容物性质能帮助判断梗阻部位,需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质地及气味变化。
3、腹胀不对称
腹部膨隆是肠梗阻典型体征,可见肠型或蠕动波。低位梗阻全腹膨胀较明显,闭袢性肠梗阻可能出现局部膨隆。触诊时可发现腹部压痛,听诊肠鸣音亢进(机械性梗阻)或减弱(麻痹性梗阻),这些体征需由专业医生评估。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患儿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需注意高位梗阻或梗阻早期仍可能有残存粪便排出。若出现血便或果酱样大便,需警惕肠套叠、肠扭转等疾病,这些情况可能伴随肠梗阻发生。
家长发现上述症状后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按压腹部或擅自使用止痛药物。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急诊科就诊,通过腹部X线平片、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胃肠减压、灌肠或手术治疗。肠梗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