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治疗方案调整以及重症监护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耐药性检测结果等因素综合制定。
1、抗生素治疗
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较为敏感。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等。初始治疗多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待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高热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存在缺氧表现时需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者需静脉补液纠正。痰液黏稠者可配合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雾化治疗。
3、并发症处理
若形成肺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合并脓胸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进行胸腔镜下清创术。出现感染性休克时需快速补液,并应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
4、治疗方案调整
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感染,需改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可联用替加环素注射液、硫酸多黏菌素B注射液等特殊抗菌药物。
5、重症监护
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需机械通气支持,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变化。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具有较强传染性,确诊后需做好隔离防护。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避免随意更换药物或过早停药。若出现耐药情况或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获取准确病原学依据。所有抗菌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购买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