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流注是如何产生的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流注的产生通常与气血运行不畅、外邪侵袭以及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在中医理论中,流注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气滞血瘀或正气不足导致经络阻塞,从而引发局部肿痛、结节等症状。

1、外邪侵袭

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可能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导致局部出现肿胀或疼痛。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受寒后,可能诱发流注。此类患者常伴有肢体沉重、遇冷加重的表现,治疗时可使用祛风散寒的中药如桂枝、羌活等,配合艾灸改善气血循环。

2、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或外伤导致气机郁滞,血行受阻形成瘀血,可能引发皮肤下硬结、刺痛等症状。此类情况常见于情绪压抑或跌打损伤后,可通过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桃仁进行调理,同时结合推拿促进局部气血通畅。

3、正气不足

体质虚弱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且自身气血运行力弱,更易形成流注。这类患者多伴有无力、易疲劳等表现,治疗需以补益气血为主,可选用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药物,并配合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增强体质。

若出现流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中医科,通过舌脉辨证明确具体病因。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寒,保持情绪舒畅,适度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促进气血流通。避免自行抓挠或挤压病灶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