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宫的主要结构包括宫底、宫体、宫颈以及子宫壁层。这些结构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月经形成、胚胎发育等生理功能。
1、宫底
宫底位于子宫顶部,呈圆顶状,是子宫最上端的部分。在妊娠期,宫底会随着胎儿发育逐渐升高,临床常通过测量宫底高度评估胎儿生长情况。非妊娠状态下,宫底连接两侧输卵管,参与卵子输送过程。
2、宫体
宫体是子宫的主体部分,呈倒梨形,由厚实的肌层构成。其内腔呈三角形,内膜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增殖、脱落,形成月经。妊娠时宫体可扩张数十倍,为胚胎发育提供空间,分娩时通过规律收缩完成胎儿娩出。
3、宫颈
宫颈连接宫体与阴道,长约2.5-3cm,内含宫颈管。宫颈外口通向阴道,内口通向宫腔,其黏液分泌受激素调控,排卵期黏液稀薄以利精子通过,其他时期黏液粘稠形成保护屏障。宫颈癌筛查主要针对此部位进行细胞学检测。
4、子宫壁层
由内向外分为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内膜层含丰富腺体和血管,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肌层由交错排列的平滑肌构成,具有强大收缩能力;浆膜层为覆盖子宫表面的腹膜,起保护作用。各层协调运作保障子宫正常功能。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月经周期变化,出现异常出血、痛经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子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