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肝有哪些功能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中的肝不仅是解剖器官,更是一系列生理功能的集合体。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调节情志等功能,对全身气血运行和脏腑协调起到重要作用。

1、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肝通过疏泄功能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协助胆汁分泌,并调节情绪舒畅。若肝失疏泄,可能出现胸胁胀满、情绪抑郁等症状。

2、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在人体活动时,肝将储存的血液输布至全身;休息时血液回流至肝。肝血不足时,可能引发头晕目眩、月经量少等表现。

3、主筋

肝血濡养全身筋膜组织,维持肢体关节的正常屈伸运动。肝血不足可能导致手足震颤、关节僵硬,中医治疗常从养肝血入手调理。

4、开窍于目

肝经循行连接目系,肝血滋养则视物清晰。肝火旺盛时易出现目赤肿痛,肝血虚则可能引发视力模糊、眼睛干涩等眼部症状。

5、调节情志

肝气调达可保持情绪平和。长期情志抑郁易导致肝气郁结,出现烦躁易怒、胸闷叹气等表现,中医常通过疏肝理气进行干预。

日常需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耗伤肝血。若出现持续性的胁痛、目疾或情绪异常,建议到正规中医机构进行辨证调理,通过中药、针灸等方式恢复肝的生理功能平衡。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