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骨病是指因矿物质代谢异常或骨重建失衡导致的骨骼疾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Paget骨病等类型。这类疾病可能引起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形或病理性骨折。
1、骨质疏松症
这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身高缩短、驼背和轻微外力导致的骨折。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时可使用阿仑膦酸钠等抗骨吸收药物。
2、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两者均因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引起,佝偻病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方颅、鸡胸等骨骼畸形;骨软化症见于成人,特征为骨痛和肌无力。治疗需补充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并配合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患者可能出现高钙血症、肾结石和骨质疏松。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或使用西那卡塞等药物调节钙离子水平。
4、Paget骨病
属于局部骨代谢异常疾病,表现为骨重建加速引起的骨骼膨大、畸形,常见于骨盆和长骨。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骨痛、神经压迫症状,治疗以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为主,可抑制异常骨吸收。
这类疾病的确诊需结合骨密度检测、血钙磷水平和影像学检查。日常应注意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若出现不明原因骨痛、频繁骨折或骨骼变形,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骨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