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下肢内侧上行,最终联络舌体。其循行路线可分为体表路径与体内联系两部分,主要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及胸腹前外侧。
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始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第一跖骨基底部,向上沿内踝前缘的三阴交穴,循胫骨内侧后缘上行至阴陵泉穴。此后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沿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行,经过冲门、府舍等穴,至腹部中脘穴附近与任脉交会。继续上行至胸部,沿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经过天溪、胸乡等穴,最后上行至锁骨中线的周荣穴,向内斜行至大包穴。
在体内联系中,脾经进入腹腔后属脾、络胃,并与心经相接。其分支从胃部分出,上膈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连。另一支脉从脾经主干分出,上行至舌下,散于舌体。脾经循行过程中贯穿下肢至躯干,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对运化水谷、统摄血液等功能有调节作用。日常可通过按摩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辅助调理,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