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脂质沉积和血管壁斑块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其本质是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引发炎症反应,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异常、内皮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早期表现为血管内膜脂纹形成,随着脂质核心增大,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覆盖形成纤维帽,最终形成稳定或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遗传因素等。临床表现因受累动脉不同而异,如冠状动脉受累可出现胸痛,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头晕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建议通过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等方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并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CT等检查评估斑块稳定性。若出现胸闷、肢体麻木等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