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一般具有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以及改善肠道功能等功效和作用。作为渗透性泻药,其作用机制与物理性调节肠道环境相关。
1、增加肠道水分
乳果糖口服后不被小肠吸收,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分解为低分子有机酸。这些酸性代谢物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促使水分向肠腔渗出,从而增加粪便含水量。
2、软化粪便
通过提高粪便含水量和降低粪便硬度,乳果糖能使干结的粪便变得松软。这种物理性改变可减少排便时的肛门直肠损伤风险,尤其适合老年便秘患者。
3、促进肠道蠕动
分解产生的酸性环境可刺激肠壁神经丛,增强结肠蠕动频率。同时渗透压增高导致的肠腔扩张会激活肠道反射性收缩,共同加速粪便推进速度。
4、调节肠道菌群
乳果糖作为益生元可被双歧杆菌等有益菌选择性利用,促进益生菌增殖。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进一步降低结肠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
5、改善肠道功能
长期使用可恢复结肠生理节律,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和神经反射,帮助重建正常排便反射机制。对于慢性便秘患者有助于维持治疗效果。
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初始剂量应根据个体反应调整。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水平,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药物含糖量。若出现严重腹胀或腹痛应及时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