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短效异丙酚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以及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等副作用。作为全身麻醉剂和镇静药物,其副作用的发生与剂量、输注速度及个体差异有关。
1、呼吸抑制
异丙酚可抑制脑干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甚至呼吸暂停,尤其在快速推注或剂量过大时更易发生。临床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辅助通气。
2、低血压
该药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和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老年患者或血容量不足者风险更高。缓慢输注、调整剂量可减少此类反应。
3、注射部位疼痛
约30%-40%患者会出现穿刺部位灼痛,可能与药物刺激游离神经末梢有关。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或选择大静脉输注可有效缓解。
4、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支气管痉挛等过敏表现,严重时可致过敏性休克。用药前需询问过敏史,并备好急救设备。
5、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长期大剂量使用(大于48小时)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等多器官衰竭,儿童和危重患者需特别注意输注时长与剂量控制。
使用异丙酚时应由麻醉医师严格把控适应症,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及呼吸参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采取支持治疗,禁止在非医疗监护环境下自行使用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