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性恐慌发作、自主神经功能亢进以及回避行为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突发性恐慌发作
患者会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或不适感,可能伴随濒死感或失控感,这种发作通常在10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数分钟后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在发作时还会出现现实感丧失或人格解体等异常感知。
2、自主神经功能亢进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出汗、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恶心等躯体化反应。头晕或晕厥感也较常见,与过度换气引起的低碳酸血症有关。
3、回避行为
由于担心再次发作,患者会主动回避曾经发生过恐慌的场所或情境,如不敢单独外出、拒绝乘坐交通工具等。长期发展可能形成场所恐惧症,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若出现上述症状表现,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进行系统评估。临床上通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SSRI类药物治疗,如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氟西汀胶囊等。日常可通过呼吸训练、正念冥想等方式辅助缓解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