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拔罐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拔罐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一般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缓解疼痛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负压作用于体表穴位,能够产生多种治疗效果,但具体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1、祛风散寒

拔罐形成的负压可使局部毛孔开放,有助于排出体内风寒湿邪。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或寒湿凝滞导致的关节冷痛、僵硬等症状,通过背部膀胱经拔罐可促进邪气外泄,改善畏寒怕冷等不适。

2、活血化瘀

负压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产物排出。对于跌打损伤后的瘀血肿胀,或气滞血瘀引发的痛经、肩颈酸痛等症状,拔罐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

3、疏通经络

通过特定穴位拔罐可刺激经络传导,调节脏腑功能。如足三里拔罐可增强脾胃运化,大椎穴拔罐可缓解上呼吸道不适,适用于经络阻滞引起的肢体麻木、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

4、调节气血

拔罐的温热效应能激发阳气运行,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乏力、头晕耳鸣,或气血瘀滞导致的面色晦暗等症状,可促进气血双向调节,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状态。

5、缓解疼痛

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痉挛,对腰背肌劳损、颈椎病等软组织疼痛有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致痛物质代谢、调节神经传导有关,但急性扭伤伴红肿时应避免使用。

进行拔罐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破损或处于妊娠期的人群应避免使用。治疗后注意保暖,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若出现水疱或不适需及时处理。建议根据体质特点配合艾灸、推拿等疗法综合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