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性尿崩症如何治疗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替代治疗及日常护理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干预,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对因治疗

若肾性尿崩症由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代谢紊乱或药物因素(如锂盐)引起,需积极纠正原发病。例如通过补钾、调整血钙水平或停用相关药物,可能恢复肾脏对血管加压素的敏感性。对于遗传性肾性尿崩症,需针对基因缺陷进行长期管理。

2、药物治疗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通过促进钠排泄减少尿液生成,常与阿米洛利联用预防低钾。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可增强肾脏浓缩功能,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需使用去氨加压素,但疗效因人而异。

3、替代治疗

对于严重多尿患者,需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每日出入量,根据尿量调整补液速度和成分,特别注意钠、钾等离子浓度,防止脱水或水中毒。

4、日常护理

保持规律饮水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饮食需限制高盐、高蛋白摄入,建议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定期监测尿比重、血渗透压等指标,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加重肾损伤的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尿常规,遗传性患者需进行家系筛查。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头晕、心悸时需及时急诊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