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时左右手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通常左手反映心、肝、肾,右手对应肺、脾、肾,且左右尺脉分别关联肾阴与肾阳。具体需结合整体脉象综合判断。
1、左手对应心、肝、肾
左手的寸、关、尺三脉分别对应心、肝、肾三脏。寸脉位于腕横纹上方,主要反映心气与心血状态,心火亢盛或心血不足时可出现脉象变化。关脉位于寸脉下方,主司肝的疏泄功能,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时可能呈现弦脉。左尺脉反映肾阴,肾阴亏虚时可出现细弱或沉细的脉象。
2、右手对应肺、脾、肾
右手的寸、关、尺三脉分别对应肺、脾、肾三脏。右寸脉主要体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气虚或痰湿壅肺时可能出现浮滑或沉弱脉。右关脉与脾胃运化相关,脾虚湿困时常见濡脉或缓脉。右尺脉反映肾阳,肾阳不足时可能出现沉迟或细无力的脉象。
3、肾阴与肾阳的区分
左右尺脉虽均关联肾,但左尺侧重肾阴,右尺侧重肾阳。肾阴不足时左尺脉多细数或细弱,伴随潮热盗汗;肾阳虚衰时右尺脉沉迟无力,常见畏寒肢冷。临床需结合舌象、症状综合判断阴阳失衡类型。
脉诊需结合望、闻、问三诊综合分析,不可单凭脉象定论。若出现明显脉象异常,建议及时就诊中医科,由医师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避免自行诊断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