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括约肌受损可能出现尿失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残余尿感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尿失禁
尿道括约肌是控制排尿的重要结构,受损后无法有效闭合尿道,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或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或突然产生强烈尿意后无法憋尿。
2、尿频尿急
括约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膀胱敏感度增加,引发尿意频繁且急迫。患者可能每小时需排尿数次,但每次尿量较少,夜间起夜次数也会明显增多。
3、排尿困难
受损的括约肌可能无法正常松弛,导致排尿时尿流变细、尿线中断或需用力排尿。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后小腹坠胀感,严重时可能发生尿潴留。
4、残余尿感
因括约肌协调功能障碍,排尿后膀胱内仍残留较多尿液,可能产生排尿不尽感。长期残余尿量超过50ml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5、泌尿系统感染
括约肌损伤导致尿道闭合不全,细菌易上行引发膀胱炎或肾盂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尿痛、尿液浑浊、血尿及发热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评估括约肌功能。日常可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控尿能力,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避免憋尿或过量饮水。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