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角隆起病变是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角隆起病变是胃镜检查中常见的描述性诊断,通常指胃角部位黏膜出现异常隆起,可能由胃息肉、胃间质瘤或胃癌等病因引起,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1、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起的良性肿物,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上腹隐痛或消化不良。胃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隆起,表面光滑,直径多小于2厘米,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治疗。

2、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属于黏膜下肿瘤,起源于胃壁间叶组织,具有潜在恶性倾向。胃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多完整,可通过超声内镜判断肿瘤层次和大小。直径小于2厘米且无恶性征象者可定期观察,较大肿瘤需手术切除并行病理免疫组化检测。

3、胃癌

胃角隆起病变需警惕早期胃癌可能,尤其伴有黏膜糜烂、色泽改变或质地脆硬时。进展期胃癌可呈现菜花样隆起或溃疡性病变,常伴随消瘦、呕血等症状。确诊需依赖活检病理,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内镜下切除、外科手术或放化疗。

发现胃角隆起病变后应及时完善超声内镜、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辛辣饮食刺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变变化。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