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阴中求阳、阴阳双补作用的中成药一般包括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龟鹿二仙胶、左归丸、参茸固本丸等,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1、六味地黄丸
该药以熟地黄、山茱萸等为主,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配伍茯苓等健脾药物,通过补阴以生阳,适用于肾阴亏虚伴有轻微阳虚者。需注意肾阳虚明显者不宜单独使用。
2、桂附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等温阳药物,通过滋阴药与温阳药的配伍,实现阴中求阳的治疗目标。适合阴阳两虚但以阴虚为主的人群,但阴虚火旺者禁用。
3、龟鹿二仙胶
含龟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龟板胶滋阴填精,鹿角胶温补肾阳,两者配合可平补阴阳。常用于精血不足伴肾阳虚弱者,但脾胃虚弱者需慎用。
4、左归丸
以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药物为主,配伍鹿角胶、菟丝子等助阳成分,适用于真阴不足伴阳气生化无力者。需注意此方偏于填补,外感发热时禁用。
5、参茸固本丸
通过人参、鹿茸等补气助阳药物,配合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成分,达到阴阳同补的效果。适用于久病体虚、阴阳俱损者,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
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使用,不同体质人群的阴阳失衡程度存在差异。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劳逸结合。若出现口干舌燥或畏寒加重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