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若检测出异常升高,可能与生理变化或疾病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或直立姿势等,通常为一过性且尿蛋白水平较低,诱因去除后可自行恢复。病理性蛋白尿多与肾脏疾病相关,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此外,尿路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尿蛋白升高。临床常通过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电泳等检测评估其严重程度。
若尿检发现尿蛋白异常,建议避免自行判断,尤其当伴随水肿、高血压或尿液泡沫增多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医生将根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如存在肾脏损伤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日常需注意低盐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并定期复查尿蛋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