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诊断房颤疾病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房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监测以及血液检查等方法。这些手段能帮助医生全面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及其潜在病因。

1、症状评估

患者常有心悸、胸闷、乏力等表现,部分人会出现头晕或运动耐力下降。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存在饮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诱发因素,同时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

2、体格检查

通过触诊桡动脉可发现脉搏节律绝对不齐、强弱不等,心脏听诊显示第一心音强弱变化明显且心率快于脉率,这种"脉搏短绌"现象是房颤的典型体征。医生还会检查是否存在心脏扩大、瓣膜杂音等心脏结构异常。

3、心电图检查

12导联心电图是确诊房颤的核心依据,能清晰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各异的f波,心室率多在100-160次/分钟且节律完全不规则。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检查或配合动态心电图捕捉发作时的心电特征。

4、动态心电监测

通过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Holter监测,可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明确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室率控制情况,特别适用于症状间歇性出现或常规心电图未捕捉到异常的患者。

5、血液检查

包括甲状腺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等检测,主要用于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电解质紊乱、心肌损伤等继发性房颤的病因,同时评估肝肾功能为后续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出现心慌、脉搏紊乱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食道超声、心脏CT等进一步检查评估心房结构和血栓风险。确诊房颤后需要规范治疗以控制心室率、预防卒中,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并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