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行间穴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行间穴作为足厥阴肝经的重要腧穴,通常具有疏肝理气、清泻肝火、缓解疼痛、调理月经、改善情绪等功效和作用。该穴位通过调节肝经气血运行,可对多种症状产生调理效果。

1、疏肝理气

行间穴能疏通肝经阻滞的气机,改善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满、嗳气等症状。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促进肝胆区气血运行,缓解因情绪不畅导致的消化功能异常。

2、清泻肝火

该穴位对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头晕耳鸣具有清降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因肝阳上亢导致的血压波动,通过针刺或按摩可引火下行。

3、缓解疼痛

行间穴对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疼痛有缓解作用,特别对偏头痛、胁肋神经痛效果显著。其镇痛机制与调节局部气血和神经传导相关。

4、调理月经

针对肝郁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症状,配合三阴交等穴位使用可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对经前乳房胀痛、经期情绪波动有调节作用。

5、改善情绪

通过调节肝的疏泄功能,该穴位能缓解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行间穴可影响边缘系统,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

日常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行间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需注意辨证取穴,实热证型适宜强刺激,虚证患者建议温和按摩。若存在严重肝胆疾病或持续症状,应及时至中医科就诊进行系统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