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牙齿逐渐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牙齿逐渐脱落可能与牙周炎、龋齿以及外伤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脱落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发。长期炎症会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最终使牙齿失去支撑而松动脱落。患者常伴有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治疗需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清除牙石和菌斑,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2、龋齿

龋齿造成的牙齿硬组织破坏会逐渐削弱牙体结构,严重时可导致牙冠折断或牙根残留,最终引发牙齿脱落。患者可能出现牙痛、敏感等症状。治疗需及时清除腐坏组织并进行充填修复,若牙髓受累则需根管治疗。日常可使用含氟化钠凝胶、氟化亚锡溶液或氯己定含漱液等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3、外伤

外力撞击或长期咬硬物可能导致牙齿隐裂、折断或牙槽骨损伤,造成牙齿渐进性松动脱落。急性损伤后需尽快进行复位固定,若牙齿完全脱出可尝试再植术。慢性损伤导致的牙齿缺失可通过种植牙或义齿修复。外伤后疼痛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合并感染时需服用头孢克肟颗粒抗炎。

若发现牙齿松动或脱落迹象,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通过X线检查评估牙槽骨状况。日常需坚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邻面,避免用牙齿开瓶盖或咬核桃等硬物。定期洗牙可有效预防牙周疾病进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