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主要治疗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部分非血管性疾病等,通常采用微创介入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的诊疗范围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介入方案。
1、血管性疾病
介入科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等方式改善心肌供血。对于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可采用弹簧圈栓塞或血管成形术。外周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等,通过球囊扩张、滤器植入等方法处理。
2、肿瘤性疾病
原发性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常采用动脉化疗栓塞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转移性肿瘤如肝转移癌可通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介入技术进行局部控制。部分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也可通过介入栓塞治疗缩小病灶。
3、非血管性疾病
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通过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稳定椎体。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输卵管再通术恢复通畅。胆道梗阻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或支架植入,消化道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改善。
出现上述疾病时应及时到介入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病情。治疗前需完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术后需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并按医嘱定期复查。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具体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