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通常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常见方法包括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等,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患者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
1、激光治疗
若视网膜出现裂孔但尚未大面积脱离,可采用激光光凝术封闭裂孔边缘,通过热效应使视网膜与脉络膜形成粘连,防止液体进一步进入视网膜下腔。该方法适用于早期局限性病变,操作时间短且恢复较快。
2、冷冻治疗
在裂孔位置通过低温探头使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促进视网膜与眼球壁粘连。多用于周边部裂孔或合并玻璃体出血的情况,但可能引起暂时性结膜水肿等反应。
3、巩膜扣带术
通过硅胶带或海绵垫压迫巩膜,使眼球壁内陷贴合脱离的视网膜。适用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尤其裂孔位于赤道部前的病例,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植入物移位。
4、玻璃体切除术
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或合并玻璃体出血、增殖性病变者,需切除混浊玻璃体并注入气体或硅油顶压视网膜。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使气泡顶压裂孔,约2-3周后气体逐渐吸收。
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底,避免头部剧烈晃动或高空飞行。若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再次下降,应及时返院检查,不可自行使用眼药水或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