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肉萎缩是什么引起的怎么治疗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肌肉萎缩可能与神经损伤、肌肉疾病、废用性萎缩、营养不良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神经功能障碍、肌肉组织病变或长期活动受限,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会导致神经传导异常,使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例如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2、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疾病可直接破坏肌肉结构。治疗常需应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或辅以辅酶Q10等营养肌肉的药物。

3、废用性萎缩

长期卧床、骨折固定等肢体活动受限会导致肌肉蛋白分解加速。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练习、抗阻运动,配合电刺激、热疗等物理治疗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4、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会影响肌肉合成。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瘦肉、鸡蛋、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氨基酸、白蛋白等营养制剂。

5、遗传因素

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进行性肌萎缩。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利鲁唑片延缓病情,结合呼吸支持、营养管理和康复训练改善生活质量。

出现肌肉萎缩需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康复科,完善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达到1.2-1.5g/kg体重。避免盲目服用保健品,严禁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肌肉分解。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