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是一种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为主要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药物过敏、银屑病进展或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红斑、脱屑、瘙痒以及发热等全身反应。
1、定义和特征
红皮病在临床上被称为剥脱性皮炎,其特征性表现为超过90%体表面积的皮肤持续性红斑,伴随大量糠秕状或叶片状脱屑。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蛋白质丢失,部分患者出现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低蛋白血症或继发感染。
2、常见病因
约30%病例由银屑病治疗不当进展所致,20%-40%与药物过敏反应相关,如别嘌呤醇、抗癫痫药等。约10%患者可能合并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特发性红皮病约占15%-20%,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3、典型症状
初期表现为皮肤弥漫性潮红,7-10天后出现持续性脱屑,每日脱落量可达20-30克。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指(趾)甲可出现横沟、增厚等改变。系统症状包括38℃-39℃中低热、淋巴结肿大,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或肝脾肿大。
该病属于皮肤科急重症,确诊后需立即住院治疗。日常应避免热水烫洗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有助于减少皮肤摩擦。皮肤干燥时可使用凡士林等保湿剂,出现高热或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