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若胬肉较小且未影响视力,通常无需立即手术;若存在快速生长或影响眼部功能,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1、胬肉较大或接近瞳孔
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超过2毫米或接近瞳孔区时,可能造成角膜散光、视力下降。此时需通过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等手术方式,防止视力受损并降低复发率。术后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
2、进行性生长或反复发炎
若胬肉在半年内增长超过1毫米,或伴随频繁充血、异物感等症状,提示病变活跃。这种情况易引起睑球粘连,建议尽早手术干预。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
3、影响眼球运动或外观
当胬肉导致眼球转动受限或影响面容美观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现代微创手术可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角膜修复,多数患者术后1-2周即可恢复。
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裂隙灯检查监测胬肉进展。日常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风沙刺激。若出现视力模糊、眼红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由专业医生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严格随访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