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及日常调理等,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对于胆固醇性结石或直径较小的结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利胆药物帮助溶解结石。若合并感染,需配合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2、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常用微创方式,通过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尤其适用于结石位于胆总管中下段的情况。术后需短期放置鼻胆管引流管预防胆道梗阻。
3、手术治疗
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复杂结石或内镜治疗失败者,术中需结合胆道镜探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需医生评估手术可行性。
4、体外冲击波碎石
针对胆管内较大且难取的结石,可通过体外震波将结石粉碎成小颗粒,再配合药物或内镜取出。但存在结石残留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5、日常调理
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内,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建议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帮助代谢,肥胖患者需适度减重。
胆管结石患者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急性发作时需立即禁食并就医。治疗方案需由肝胆外科医生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不可自行服用排石药物以免引发胆道梗阻。术后患者需注意切口护理,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