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铁剂、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输血治疗、控制原发疾病以及营养支持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及肾功能状况制定。
1、补充铁剂
铁缺乏是肾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药物补铁。若存在消化道吸收障碍或急需纠正缺铁,可静脉输注蔗糖铁注射液、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等,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指标。
2、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主要治疗药物,能刺激骨髓造血。临床常用α-促红素注射液、达依泊汀α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同时需警惕高血压、血栓等不良反应。
3、输血治疗
对于急性失血或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重度贫血患者,需输注悬浮红细胞快速改善携氧能力。但长期输血可能引发铁过载、免疫反应等问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4、控制原发疾病
积极治疗慢性肾脏病,通过控制血压(如缬沙坦胶囊)、调节血糖(如胰岛素注射液)延缓肾功能恶化。终末期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从根本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状态。
5、营养支持
建议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造血原料。同时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肾功能负担。
治疗期间需每月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肾功能指标,根据检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患者不可自行停用促红素或调整铁剂用量,出现头痛、心悸等不适需及时就诊。合并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者,用药期间需加强血压监测及血栓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