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病的常见表现包括认知功能减退、情绪异常、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以及思维内容异常等,具体症状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1、认知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受损,如忘记刚做过的事情或重复提问。可能出现时间、地点定向力障碍,例如分不清季节或迷路。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语言能力减退、判断力下降,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2、情绪异常
老年人可能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抑郁症状,或出现无明确原因的焦虑、紧张不安。少数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剧烈,时而兴奋话多,时而沉默不语,这类情况需警惕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3、行为异常
常见行为包括反复收拾物品、无目的徘徊等重复动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或拒绝进食等反常举动。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个人卫生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等退化性行为改变。
4、感知觉障碍
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看到虚幻的人影。触觉方面可能出现蚁行感等异常感觉,这些症状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5、思维内容异常
主要表现为妄想症状,如坚信财物被窃(被窃妄想)、怀疑配偶不忠(嫉妒妄想)或认为被监视迫害(被害妄想)。部分患者会出现逻辑混乱、答非所问等思维形式障碍。
若发现老年人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建议家属保持耐心,避免指责或争辩。及时陪同患者到精神专科就诊,通过神经心理评估、脑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同时需注意居家环境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