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通常包括足部感觉异常、皮肤改变以及感染或溃疡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避免病情加重。
1、足部感觉异常
患者常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对温度、触觉的敏感度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感觉完全丧失。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影响神经传导功能。此类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行走时步态不稳,容易因察觉不到异物或外伤而受伤。
2、皮肤改变
常见足部皮肤干燥、皲裂,局部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发绀。由于微循环障碍和自主神经病变,足部皮肤汗腺分泌减少,角质层增厚,易形成胼胝。部分患者足部温度降低,趾甲增厚变形,甚至出现水疱等皮损。
3、感染或溃疡
足部轻微外伤易发展为难以愈合的溃疡,常见于足底、趾间等受压部位。溃疡可深达肌腱或骨骼,伴发红肿、渗液等感染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坏疽,局部组织发黑并伴有恶臭,此时提示缺血和感染同时存在,可能需介入治疗。
日常需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定期修剪趾甲并检查足部皮肤。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控制血糖水平。若发现足部红肿、破溃或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足病专科就诊,遵医嘱进行清创、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