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需根据肿瘤分期、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常见方法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等。术后需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1、肺楔形切除术
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且位于肺边缘的早期肺癌患者。手术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肺组织,保留大部分肺功能,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但对肿瘤浸润深度有一定限制。
2、肺段切除术
针对肿瘤局限于某一肺段的情况,可完整切除病变肺段并保留其余健康肺叶。该术式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对肺功能影响低于肺叶切除术,常用于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3、肺叶切除术
作为肺癌根治性手术的常用方式,适用于肿瘤局限于单一肺叶且未侵犯主支气管的患者。切除整个病变肺叶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术后需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促进代偿。
4、全肺切除术
当肿瘤侵犯肺门或中央型肺癌范围较大时,可能需切除一侧全肺。该术式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并发症,需严格评估患者耐受性。
5、淋巴结清扫术
在切除肺部肿瘤的同时,系统性清扫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有助于明确分期和减少转移风险。淋巴结清扫范围需根据术中快速病理结果调整,是肺癌手术的重要环节。
术后需密切监测胸腔引流、呼吸功能及切口愈合情况,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呼吸康复训练,避免吸烟并加强营养支持,同时根据病理分期配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辅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