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脚踝韧带损伤如何处理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脚踝韧带损伤通常需要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制动休息、冷敷处理、加压包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若损伤较轻可通过日常护理缓解,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干预。

1、制动休息

脚踝韧带损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可遵医嘱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关节,减少患肢负重,促进韧带修复。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

2、冷敷处理

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脚踝进行加压包扎,能有效限制关节活动范围并提供支撑力,同时减轻皮下出血和肿胀。包扎时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夜间可适当放松绷带。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急性期还可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药物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5、手术治疗

若存在韧带完全断裂或关节明显不稳,需进行手术修复。常见术式包括韧带缝合术、韧带重建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通常需固定4-6周后逐步开始活动。

出现脚踝韧带损伤后应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恢复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肿胀、疼痛加剧或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应立即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