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药时感觉比普通打针更疼,可能与药物性质、注射部位、个体差异等原因有关。这种疼痛感通常是暂时性的,一般无需过度担心。
1、药物性质
部分麻醉药物由于pH值较低或含有防腐剂等成分,可能对局部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从而引发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例如,某些局麻药注射时可能直接刺激皮下神经末梢,导致短暂但强烈的痛觉。
2、注射部位
麻药常需注射在神经分布密集的部位,如口腔黏膜、手指根部等区域。这些部位的痛觉感受器更为敏感,且注射时需要更精准地靠近神经干,因此疼痛感知会比普通肌肉注射更明显。例如拔牙时的牙龈注射,因黏膜神经丰富,疼痛评级可达4-6分(满分10分)。
3、个体差异
对疼痛的敏感度受心理状态和生理因素影响。约有15%-20%人群属于痛觉超敏体质,在注射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会加剧疼痛体验。紧张导致的肌肉紧绷状态会使针头穿过组织时阻力增大,进一步增加不适感。
注射过程中保持放松状态有助于减轻不适,可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或异常肿胀,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评估处理。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操作下约85%的注射疼痛可在1-2分钟内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