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什么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一种通过手术建立的血管通路,主要用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它由人工血管材料连接动脉和静脉,形成可供反复穿刺的血管通道,适用于自体血管条件不足的患者。

1、适应症

当患者自体血管条件差,如静脉过细、存在严重硬化或闭塞时,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此时可选择人工血管。此外,自体瘘管反复狭窄或血栓形成导致功能丧失时,也可考虑人工血管替代。

2、组成材料

临床上常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酯材料制成的人工血管,这类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可减少血栓形成风险。人工血管直径通常为6-8毫米,长度依据患者血管解剖位置而定。

3、优缺点

其优势在于术后2-3周即可使用,且穿刺成功率高。但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自体瘘高,使用寿命约3-5年,需定期监测血流情况并进行维护。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压迫或过度负重。若发现内瘘震颤减弱、局部红肿热痛或透析血流量不足,应及时就诊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评估或介入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