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医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等。若患者出现肛门肿物、便血、疼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肛肠科就诊。
1、体格检查
医生会先观察肛门周围皮肤是否有外痔脱出或皮赘,检查有无红肿、破溃或血栓形成。同时可能让患者用力做排便动作,观察内痔是否随腹压增加从肛门脱出。对于外痔或明显脱出的内痔,通过视诊和触诊即可初步判断。
2、肛门指检
医生戴上手套并涂抹润滑剂后,将食指伸入肛门触摸直肠下端。通过触诊能发现内痔形成的柔软团块,判断痔核大小和位置,同时可评估肛门括约肌张力。此检查能鉴别痔疮与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等疾病,但严重血栓性痔患者检查时可能出现疼痛。
3、肛门镜检查
将肛门镜插入肛管后撑开管腔,可直观观察齿状线上方有无内痔黏膜充血、糜烂或出血点。新型电子肛门镜具备放大功能,能清晰显示痔核数量、分布及严重程度。对于反复便血或年龄较大者,可能需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肿瘤。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若确诊痔疮,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痔疮栓、药膏等药物治疗,严重者考虑手术。出现持续便血、肛门肿物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时,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