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凝血是什么意思

郑积富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凝血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性止血机制。这一过程主要依赖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血管损伤后过度失血,并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当血管壁发生破损时,凝血过程会立即启动。首先是受损部位的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流,接着血小板黏附在损伤处形成临时止血栓。随后凝血因子通过级联反应被激活,最终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交织成网状结构加固血小板血栓。凝血系统包含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激活途径,前者由血管内膜损伤引发,后者由组织损伤释放的因子触发。人体同时存在抗凝系统,如抗凝血酶和纤溶系统,可防止血栓过度形成,维持血液正常的液态与固态平衡状态。

若出现伤口长时间渗血、皮下瘀斑频发或下肢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进行凝血四项、D-二聚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外伤,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抗凝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切忌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