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危害。具体表现和危害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需结合血糖水平及病程综合分析。
1、多饮多尿
血糖升高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发频繁口渴、大量饮水。同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尿量增多、夜尿频繁等症状。
2、体重下降
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抵抗,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造成体重短期内下降5-10斤,可能伴随乏力、易疲劳等能量代谢异常表现。
3、急性并发症
血糖超过16.7mmol/L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等症状,严重时引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血糖超过33.3mmol/L可能发生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死亡率高达15-20%。
4、慢性微血管病变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微量白蛋白尿并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视网膜血管病变可能引发视力模糊、黄斑水肿,最终导致失明,此类病变在患病10年以上的患者中发生率超过50%。
5、大血管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2-4倍,脑卒中风险提高1.5-3倍。下肢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足部溃疡、坏疽,严重者需截肢。
建议日常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出现典型症状或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1.1mmol/L时应及时就医。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降糖治疗,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方式维持血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