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一般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血压监测以及手术治疗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1、生活方式调整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同时增加钾、钙、镁的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控制体重至BMI小于24,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使部分患者血压下降10-20mmHg。
2、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片)、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吲达帕胺片)等。联合用药方案需根据并发症选择,如合并糖尿病可优先选用沙坦类药物。
3、中医治疗
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可配合具有平肝潜阳作用的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胶囊、杜仲平压片等。中医外治法如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可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可替代降压药物。
4、血压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应早晚各1次,使用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记录血压波动情况,复诊时供医生调整用药参考。对于血压波动大的患者,需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5、手术治疗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适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需经肾动脉造影评估适应证。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需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实现根治。
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长期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每3-6个月需复查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警惕靶器官损害。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急症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高血压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