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换药一般根据伤口情况选择药物,常用碘伏、生理盐水、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以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需遵医嘱处理。
1、碘伏
碘伏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可直接涂抹于伤口表面,通过释放碘离子破坏细菌细胞膜,起到杀菌作用。其刺激性较低,适用于浅表擦伤或无明显渗出的清洁伤口,可预防感染并促进愈合。
2、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冲洗伤口,通过物理冲刷清除创面污染物和坏死组织。其渗透压与人体体液相近,不会损伤新生肉芽组织,适用于存在脓液、血痂或异物残留的污染性伤口清创。
3、红霉素软膏
该药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控制感染。适用于轻微化脓或红肿的感染性伤口,可薄涂于创面形成保护层,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诱发耐药性。
4、莫匹罗星软膏
作为局部抗生素,可针对性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于毛囊炎或小面积脓疱等细菌感染明显的伤口效果较好,每日使用2-3次,连续不超过10天为宜。
5、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含有生物活性成分,能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加速创面修复。适用于烧伤、慢性溃疡等愈合缓慢的伤口,需在清洁干燥的创面均匀涂抹,避免与碘制剂同时使用。
伤口换药需根据渗出量、感染程度和愈合阶段选择合适药物,较深的撕裂伤或大面积烧伤应及时就医。自行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若出现红肿扩散、渗液增多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