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且无神经损伤的患者。通常采用支具或石膏外固定,限制脊柱活动,同时严格卧床休息4-8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或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椎体高度丢失。
2、药物治疗
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联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促进骨重建,同时补充维生素D3增强钙吸收。
3、手术治疗
当骨折块移位超过椎体高度1/3、椎管占位超过30%或合并神经损伤时,需行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快速恢复椎体高度,骨水泥注射能有效稳定骨折端。
4、康复治疗
骨折稳定后需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五点支撑法、平板支撑等增强脊柱稳定性。物理治疗可采用超声波、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痂形成,配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5、中医治疗
在康复期可辅助使用仙灵骨葆胶囊等中成药补肾壮骨,配合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注意中药治疗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主体治疗方案。
发生脊椎骨折后应立即制动并就医评估,避免不当搬动加重脊髓损伤。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合并骨质疏松者应加强防跌倒教育,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mg钙质,并进行适度的日照和负重锻炼。